本方法规定了水泥砂浆抗冻性的试验方法。
本方法适用于水泥砂浆及采用本方法测定的其他材料。
引用标准:
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(快冻法) (T 0565)
水泥砂浆拌和及稠度试验方法 (T 0587)
2 仪具及材料
2.1 冻融试验箱:应满足试件中心温度负 18℃±2℃~5℃±2℃,冻融液温度负 25℃~20℃,
冻融循环一次历时不超过 4h(融化时间不少于整个冻融历时的 25%)的要求。
2.2 试件盒:大试件盒应符合 T 0565 的要求;小试件盒尺寸如图 T 0596-1 所示。
2.3 架盘天平:量程不小于 1kg,感量为 1g;量程不小于 10kg,感量为 1g。
2.4 橡皮板:厚宜为 3mm。
2.5 测温设备:当采用热电偶测量冻融过程中试件中心温度的变化时,精度能达到
0.3℃;当采用其他测温器时,应以电热偶测温法为准,进行率定。
2.6 共振法混凝土动弹性模量测定仪,可输出的频率范围应为 100Hz~20kHz,输出频率
可调范围为 100Hz~20kHz,输出功率应能激励试件产生受迫振动,以便能用共振原理测定
试件的基频振动频率。在无仪器的情况下,可将各类仪器组合进行试验。
图 T 0596-1 小试件盒(尺寸单位:mm)
3 试件制备
3.1 试件成型:应按 T 0587 的规定进行砂浆拌和,并按 T 0570 的规定成型 3 个
40mm×40mm×160mm 或 3 个 100mm×100mm×400mm 棱柱体试件;制备中心可插入热电偶
282283
电位差计测温;同样形状尺寸的标准试件,其抗冻性能应高于冻融试件;标准养护条件下养
护至规定龄期。
3.2 也可现场取样,现场取芯的要求:标准芯样的直径为 100mm,长度为 280~400mm。
4 试验步骤
4.1 在规定龄期的前 4d,将试件放在 20℃±2℃的水中浸泡,水面至少高出试件 20mm
(对水中养护的试件,到达规定龄期时,即可直接用于试验),浸泡 4d 后进行冻融试验。
4.2 浸泡完毕,取出试件,用湿布擦去表面水分。应按 T 0562 规定的方法测横向基频,
并称其质量,作为评定抗冻性的起始值,并作必要的外观描述。
4.3 将试件放入橡胶试件盒中,加入清水,使其没过试件顶面约 1~3mm(如采用金属
试件盒,则应在试件的侧面与底部垫放适当宽度与厚度的橡胶板或多根直径 3mm 的电线,
用于分离试件和底部)。将装有试件的试件盒放入冻融试验箱的试件架中。
4.4 按规定进行冻融循环试验,应符合下列要求:
(1)每次冻融循环应在 4h 完成,其中用于融化的时间不得小于整个冻融时间的 1/4。
(2)在冻结和融化终了时,试件中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负 18℃±2℃和 5℃±2℃。中心
温度应以测温标准试件实测温度为准。
(3)在试验箱内,各个位置上的每个试件从 3℃降至负 16℃所用的时间,不得少于整
个受冻时间的 1/2,每个试件从负 16℃升至 3℃所用的时间也不得少于整个融化时间的 1/2,
试件内外温差不宜超过 28℃。
(4)冻和融之间的转换时间不应超过 10min。
4.5 通常每隔 5 次冻融循环对试件进行一次横向基频的测试并称重,也可根据试件抗冻
性高低来确定测试的间隔次数。测试时,小心将试件从试件盒中取出,冲洗干净,擦去表面
水,进行称重及横向基频的测定,并做必要的外观描述。测试完毕后,将试件调头重新装入
试件盒中,注入清水,继续试验。试件在测试过程中,应防止失水,待测试件须用湿布覆盖。
4.6 如果试验因故中断,应将试件在受冻状态下保存在原试验箱内。如果达不到这个要
求,试件处在融解状态下的时间不宜超过两个循环。
4.7 冻融试验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,即可停止:
(1)冻融至预定的循环次数;
(2)相对动弹模量下降至初始值的 60%;
(3)质量损失率超过 5%。
5 结果计算
5.1 相对动弹性模量,按式(T 0596-1)计算:2
284
(T 0596-1)
式中:
——经 n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(%);
——冻融 n 次循环后试件的横向基频(Hz);
——试验前的试件横向基频(Hz)。
以 3 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,计算结果精度至 0.1%。
5.2 质量变化率,按式(T 0596-2)计算:
(T 0596-2)
式中:
——n 次冻融循环后的试件质量变化率(%);
——试件冻融试验前的试件质量(kg);
——n 次冻融循环后的试件质量(kg)。
以 3 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,计算结果至 0.1%。
5.3 当
小于或等于 60%或质量损失达 5%时的冻融循环次数 n,即为试件的最大抗冻
循环次数,并以 F 表示抗冻等级,如 F100。
6 试验报告
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:
(1) 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、执行标准;
(2) 原材料的品种、规格和产地;
(3) 仪器设备的名称、型号及编号;
(4) 环境温度和湿度;
(5) 试件的质量变化率、最大抗冻循环次数和质量损失率;
(6) 要说明的其他内容。